- 发布排行
- 下载排行
- 浏览排行
-
郭松《审判管理规制及转型研究》(中文)
审判管理是指法院组织中的相关主体为实现管理目标,对审判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活动的总称。相比法院内部的人事管理与政务管理,审判管理具有明显的溢出性,不仅能对审判权运行产生显著影响,还关涉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与实体利益,因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也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乃至法院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作者:郭松 浏览:24 下载:0 -
吴志攀 张纯著《图像与法律》(中文)
图像社会正在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和观念,也会改变司法工作中的许多观念和习惯做法。越来越多的工作和生活场景的图像化,使得我们观察社会的视角更加多元、对事物的判断更加迅速,同时要求司法响应更加快捷和高效,如果司法机关不能适应这一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将落后于社会发展,实际效用将大幅降低。所以法律工作者应该关注图像社会的发展,改进工作流程,适应时代发展。作者:吴志攀 张纯 浏览:37 下载:2 -
马宏俊主编《中国体育法治发展报告(2020)》(中文)
本书是“中国体育法治蓝皮书”系列的第二本,是在《中国体育法治发展报告(1949—2019)》(以下简称“第一本”)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2020年体育法治发展状况进行年度监测,以及从权威机构获得相关资料,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给出对策建议,形成9份具备原创性、实证性、专业性的研究报告。作者:马宏俊主编 浏览:55 下载:0 -
4
马宏俊主编《中国体育法治发展报告(1949-2019)》(中文)
我国体育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体育法治的建设程度需要由独立第三方作出科学的评估。我们作为高等院校设置的从事体育法治研究和教学的专门机构,受国家体育总局委托,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法治发展状况开展分析,并对其前景作出预测。我们邀请国内中青年体育法学研究专家,针对体育法治建设的不同侧面分别撰写了一系列具备原创性、实证性、专业性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法治发展的具体情况,对于其中的体育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重点反映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以及我国体育行政部门政府职能转变的小背景下,体育法治国家、体育法治政府、体育法治社会发展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这些研究报告均为原创,均在本书中首发。作者:马宏俊主编 浏览:62 下载:0 -
5
王竹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条文要义》(中文)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编纂对照表与条文释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的“升级版”。我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学术研究成果和《民法典》的编纂情况,特别是根据2020年底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民法典》的施行而对司法解释的批量废止、修改和新制定的情况,对本书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完善。作者:王竹主编 浏览:127 下载:0 -
6
张严方主编《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报告(2020)》(中文)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院编辑出版《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 年度)研究报告》,刊载权威法学专家、政府部门领导人、杰出企业家、优秀律师组成的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报告(2020)》(即本卷)为其首卷,所刊载的研究报告和文章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定施行历程的回顾、对国家有关消保的行政法规规章和政策的梳理,对目前社会消费矛盾状态、消费者维权状况和存在问题的调研和分析;二是对域外消费者保护立法、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态的研究,及对新冠疫情期间国际消联动态的追踪报道。 唯须强调一点,当今社会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是全局性的问题。 按照过往的研究方法是不够的,必须把多方面联系起来、集中起来,开拓思路,共商共治。作者:张严方主编 浏览:108 下载:0 -
7
董彦斌著《法的思想世界》(中文)
法的观念,是对人类社会秩序与规则的发现和提炼。本书呈现的法的观念思辨之十篇,大致梳理了五组概念:除魅与复魅,自然法与习惯法,自然法与中国法,秩序、民众与法律人,法的无解与求解。个体寄寓于世界、宅兹世界,便值得求索法的思想世界。作者:董彦斌 浏览:109 下载:1 -
8
王利明著《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中文)
法治的根本目的是要保障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人们对法治在保障我们幸福生活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有共识,国人普遍认识到,提升国人的幸福指数,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厉行法治。法治不仅仅保障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也保障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法治不仅应该成为一种治国方略,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作者:王利明 浏览:187 下载:0 -
9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Number 110 • January/February 2025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英文·双月刊,2025年第1期(总第110期)。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办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目录:勇立时代潮头,展现责任担当 王毅;中国的中东政策驱动力:大国竞争抑或地区合作 牛新春;非洲跨区域合作与中国的角色:探寻新的多边合作范式 周玉渊;欧盟贸易政策范式转型及其影响 程卫东;“印太战略”背景下美日强化南海合作的举措、动因与影响 杜兰 姚泽宇;印度莫迪政府的中亚政策:动因、举措及制约因素 黄登学 李奥;西方国际气候合作理念与全球气候治理困境 王瑞彬。作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编辑部 浏览:115 下载:0 -
10
徐彰著《互联网金融行为的“罪与非罪”》(中文)
该书通过刑民交叉的视角系统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行为“罪与非罪”的疑难困惑,既有对经济规律、金融规律与政策的把握,也有对刑事政策的考量,更有刑法教义学意义上的阐释,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并且符合罪刑法定要求的互联网金融“罪与非罪”的界分标准,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出罪路径。作者:徐彰 浏览:131 下载:0 -
11
高巍主编《贿赂犯罪》(中文)
2016年8月30日至31日,由我国著名刑法学家陈兴良先生和陈子平先生发起,云南大学法学院承办的海峡两岸暨第十一届内地中青年刑法学者高级论坛以“贿赂犯罪”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在美丽的云南边城腾冲举办,五十余位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云南大学和台湾大学、高雄大学、成功大学、新竹“清华大学”、东吴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司法实务人士齐聚一堂,就贿赂犯罪的立法架构、受贿罪的相关议题、行贿罪的相关议题以及特殊类型的贿赂犯罪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作者:高巍主编 浏览:187 下载:0 -
12
深圳国际仲裁院《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典型仲裁案例选编》(中文)
深圳国际仲裁院自1983年成立以来,处理了大量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的案件,包括与本次新冠疫情类似的“非典”疫情影响合同履行的案件。我们系统梳理了数百宗相关案例,从中精选了32个案例进行评析,尝试从不可抗力的认定、不可抗力与商业风险的区分、不可抗力的举证责任和通知义务、当事人约定不可抗力的适用、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情势变更的认定、情势变更与商业风险的区分、情势变更的法律后果以及情势变更发生后相关问题的处理九个方面进行分析,基本涵盖了不可抗力和情势变更原则适用中可能遇到的各方面问题,供业内人士和相关当事人参考。作者:深圳国际仲裁院 浏览:153 下载:2 -
13
HeinOnline数据库使用指南
法律检索不只是检索过程(retrieval),而是研究过程(research)。这是法律检索和文献研究入门的不二法则。作者:Wells 浏览:232 下载:2 -
14
马建红著《穿越古今的法律智慧》(中文)
《穿越古今的法律智慧》是一部法律文化随笔集,共收录六十九篇短文,均为作者从2017年至2020年发表于《北京青年报》的专栏文章。全书分为十个主题,每个主题分别下辖若干篇文章。主题一是关于司法与法官,主题二是关于律师,主题三是关于法学家,主题四是关于法学教育,主题五是关于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主题六是关于公民社会责任,主题七是关于侵权与公民自我保护,主题八是关于公平交易,主题九是关于女性与法律,主题十是关于社会习俗与法律。作者:马建红 浏览:161 下载:0 -
15
李昊主编《民法典对照表》(中文)
本书对19部法律、1个立法解释、30个司法解释、4个行政法规和3个部门规章进行了新旧对照,可以助您迅速了解新法的历史延续和变化;对9部民事法律进行了旧新对照,可以助您便捷地借助既有民事法律及其适用案例来对照、理解和适用新法。作者:李昊主编 浏览:287 下载:0 -
16
彭新林著《反腐败新视界》(中文)
本书共七章, 内容包括: 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更加科学有效地预防腐败; 以改革精神推荐反腐体制机制创新; 反腐败国际逃追脏永远在路上; 域外反腐败新动向。作者:彭新林著 浏览:176 下载:1 -
17
王竹主编《刑法司法适用》(中文)
《刑法司法适用》一书是“法律大数据·案由法条关联丛书”的第六本。本书的法律大数据分析由“法律大数据实验室”负责。本书的法律大数据分析全样本为公开的千万级裁判文书。根据《刑法》规定,结合“两高”司法解释确定的罪名,本书遴选出合计469个罪名作为案由;其中《刑法修正案(十)》在实质上新增设了罪名“侮辱国歌罪”,但是尚未在司法解释中作出明确的解释和规定。作者:王竹主编 浏览:234 下载:3 -
18
杨宗科主编《构建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中文)
建设高水平大学,打造新时代法学教育教学体系升级版———西北政法大学的实践。(一)加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顶层设计。(二)强化对新时代法学教育思想的研究。(三)按照国标修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四)以信息化、科学化、特色化为目标加强法学专业国内一流专业建设。(五)构建德法兼修、理实并重第二课堂体系。作者:杨宗科主编 浏览:239 下载:0 -
19
赵宏瑞著《世界文明总量论》(英文版)
当中国崛起并审视西方学界书写的世界文明史时,可以发现其中缺失对中国文明的整体认知:黑格尔之谬,在于误判中国属于“历史儿童期”;汤因比之惑,在于未解中国和安文明的传承与禀赋;李约瑟之谜,不在于科技、而在于难悟中国满清无以动员全民的攘外悖论;约瑟夫•奈之问,在于尽量掩饰西方垄断的网络霸权;弗兰西斯•福山之反问,在于尚未参透那些支撑中国和平崛起的文明内核。本书提出文明总量和文明崛起的概念,旨在总体衡量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上述认知误区与大国兴衰必然性。作者:赵宏瑞著 浏览:394 下载:0 -
20
梁根林主编《违法性论:共识与分歧》(中文)
《违法性论:共识与分歧——中德刑法学者的对话(三)》是中德刑法学者联合会(CDSV)于2015年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德刑法学术研讨会上中德双方同行的主旨报告、单元报告与单元评议的合集。本书集中展现了中德刑法学者对“违法性的基本问题”“被允许的危险与违法性”和“患者的知情同意与违法性”等违法性论基本问题的共识与分歧,真实地再现了中德刑法学者进行双向与平等的学术对话的场景,反映了中德刑法同行对违法性论的研究成果。作者:梁根林主编 浏览:324 下载:0
上划加载更多